近日,亳州市城市管理局聯合國家智標委在亳州成立《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第22部分:排水安全監管技術要求》編制組,并召開首次工作會議。
亳州市城市管理局作為第一牽頭單位,會同13家權威機構,共同啟動排水領域首個國家標準的編制。這意味著城市生命線建設“亳州經驗”將正式上升為“全國樣板”,這也是市城市管理局首次在管理領域主導國家標準制定。
2022年6月,亳州市總投資9136萬元,建設了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一期項目,構建了燃氣、橋梁、供水、排水四大領域監測網絡;2024年,在一期項目的示范作用下,我市追加投資6682.9萬元,啟動二期項目建設。全市已累計布設前端感知設備約7300套,建立了“1+4+N”的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努力打造城市安全發展的“亳州經驗”。
自城市生命線系統運行以來,目前已成功預警處置排水管網運行病害及內澇積水險情45起,多次被住建部列為典型案例。
據了解,根據編制大綱,排水“國標”將圍繞“排水在線監測、風險預警、聯動處置、數據共享、系統運維”五大模塊展開,重點解決“監測什么、怎么預警、如何聯動”三大痛點。我市將把實戰驗證過的指標直接轉化為相關的標準條款。
亳州市城市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他們將以此次“國標”編制為新起點,持續優化城市生命線,把地下管網、低洼小區、地下空間等更多場景納入監測范圍,讓城市安全從“看得見”走向“看得更遠、更準、更深”。
來源:亳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