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云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專場在昆明舉行。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云南省水利廳(省河長辦)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河湖保護治理工作要求,堅持“河長制必須一以貫之”,實施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一體推進“三治一改善”,強化河湖岸線空間管控。經過持續發力,全省六大水系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重點高原湖泊水質保持穩定向好,出境跨界斷面水質常年保持優良,成功實現“一江清水出云南”。

織密河湖長制“責任網”,堅決守護保護治理“壓艙石” 云南每年以省總河長令印發年度工作要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建立省、州(市)、縣三級督察制度,省政協、省人大領導每年帶隊開展河湖長制工作實地監督檢查,形成多方聯動的監督格局。先后提出“湖泊革命”60條,“河流保護”50條具體措施,全面構建覆蓋河湖保護各領域的任務體系,并進一步健全完善責任閉環和監督考核體系。推動云貴川三省建立全國首個跨多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首創“條例+共同決定”立法形式,制定《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及云貴川3省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協調四川省聯合建立瀘沽湖跨界河湖聯防聯控機制,并同步推進協同立法;推動珠江(云南段)5個州(市)簽訂補償協議。全省已建立跨界河湖聯防聯控機制84個,形成跨界河湖共治合力。
堅持系統治理“方法論”,持續擦亮高原明珠“生態色” 實行按月調度、壓茬推進機制,全力推進重點高原湖泊“三治一改善”224個項目建設。完成重點高原湖泊湖濱生態紅線和湖泊生態黃線“兩線”劃定,從嚴制定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沖區、綠色發展區“三區”管控30條措施。深入排查梳理生態保護核心區內保留事項、退出事項、需逐步退出的歷史遺留事項,以及生態保護緩沖區內逐步退出事項,形成4個事項清單共1685項。全面完成9個重點高原湖泊保護條例修訂,出臺《云南省重點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護條例》,有效構建“9+1”法規體系。
嚴把水域岸線“管控關”,堅決守護河湖安全“生命線” 2021年以來,累計完成河湖庫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問題整改11250個,完成百色水利樞紐云南富寧庫區120萬平方米網箱養殖清理。建成全省河道采砂監管“一張圖”,信息化砂場建設實現零的突破。2021年以來查處非法采砂行為853起,嚴厲打擊非法采砂亂象。嚴守涉河建設項目洪水影響評價受理、審查、許可“三道關口”,堅決不允許侵占河道行洪空間。
強化精細管理“硬支撐”,奮力繪就幸福河湖“新圖景” 提前一年完成1987條河流、30個湖泊的健康評價工作,通過“一河(湖)一檔”建立河湖健康綜合檔案,形成河湖健康“體檢報告”,精準破解“治哪里、怎么治”的核心難題。建成全省取用水管理信息平臺,實現水資源監管精準化、高效化。推廣實施合同節水項目100個,完成水權交易2200單,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十四五”規劃以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28萬平方千米,全省水土保持率達到76%,較2021年增長1.2%,進一步筑牢河湖生態安全屏障。成功完成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為西南地區金額最大的水土保持項目碳普惠交易。茈碧湖全國幸福河湖試點項目已建成開放并通過水利部評估驗收。劍湖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印發《云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年)》,為全省幸福河湖建設繪就新圖景。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