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又多又大,但小區里再沒冒過臭水,現在孩子們在下雨天都能跑出去踩水玩了!”談起今年的降雨,濟南市歷城區香溢瀾庭小區居民郭安琪的臉上帶著笑意。今年主汛期降雨量較常年偏多近三成,暴雨場次明顯多于往年。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許多曾經“逢雨必淹”的老街舊巷,在強降雨中則從容應對。這一變化,得益于濟南市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內澇治理工程的扎實推進。
系統攻堅筑牢防線 2022年,我市啟動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改造與內澇治理PPP項目,覆蓋中心城區五個行政區及高新區,總面積864.7平方公里。工程計劃三年內構建“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現代排水體系,力爭實現“小時降雨50毫米城區不積水”的目標。
項目包括八大子系統:建筑小區雨污分流、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市政道路管線提標改造、市政道路排水管線清淤檢測修復、污水處理廠調水、河道治理、山洪攔蓄、智慧排水系統。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2263個建筑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建雨污水管網超過1260公里,治理河道83.1公里。
“雨污分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睗鲜谐青l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雨水和污水分流,既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改善了水環境,也從根源上緩解了城市內澇和污水外溢。數據顯示,2024年,多數道路積水點位退水時間較往年縮短50%以上,中心城區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居民居住環境顯著改善。
低洼治理百姓稱贊 濟南地勢南高北低,北部歷來是內澇重點區。辛祝路與祝舜路交叉口,是距離環聯夜市最近的地鐵口,以前是有名的“看海點”。攤主王師傅說:“以前下大雨,路口積水能深到大腿,車輪子都看不見了,游客根本進不來?!?br />
中鐵上投濟南雨污改造項目總包部建設管理部部長宋原野介紹,之前團隊新建頂管工程,將農科院西溝引流至東溝,并拓寬東溝排水管道,過水能力提升至原來的3.5倍?!耙郧白铋L得七八個小時才能排干凈,今年那么多場大雨,基本都是雨停后就迅速排完水了,生意一點沒耽誤?!蓖鯉煾祵Ω脑煨Ч軡M意。
同樣受益的還有王舍人街道的香溢瀾庭小區。這個小區此前因為地勢問題,飽受積水之苦?!跋掠陼r箅子里涌出來的不是雨水,是臭湯,甚至還帶淤泥。”郭安琪回憶。
“這是雨水涌入后擠壓污水管空間導致的返涌。”負責施工的項目建設團隊副經理趙洪強介紹,原本的改造范圍只到小區門外的響泉路,接到居民訴求后,團隊重新梳理了小區內外管網,逐段排查混接點,徹底解決了返溢問題。
“改造完成后,下了好幾場大雨,一次都沒冒過?!惫茬髡f,“我們終于敢開窗了,還有孩子趁著下雨偷跑出去踩水,放以前哪敢想?!?br />
民意導向暖心互動 “西部的特色就是老舊小區比較多。臘山河興濟河片區的802個小區里,327個是老舊小區?!敝薪享椖坎渴┕と藛T劉濤負責的就是這樣一個老小區——匡山小區。
劉濤告訴記者,匡山小區是個老小區,樓多、人多、路窄,施工現場與居民生活區域交織。為了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他們選擇了分段施工。去年夏天,施工到8號樓前時,居民找上了他。原來,這棟樓的污水管破裂,滲漏到了自來水管檢查井里。為此,幾乎全樓住戶都買了凈水器,每個月湊錢疏通管道。
了解情況后,他們和居委會聯合申請將其列入項目改造范圍。施工時,大家高興壞了,居民賈艷花天天做綠豆湯送過去,工程結束后又送錦旗,“以前湊錢疏通管道,現在湊錢送錦旗。雖然都是湊錢,但這錢湊得可太樂意了?!?br />
以居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是雨污分流項目的主旨。寶華苑小區,原本的規劃只涉及雨污水混流的60米管道,但摸排情況時發現小區沒有排水管道,只靠墻根的明溝排水,幾乎是逢雨必淹。上報申請后很快得到通過,項目團隊重新鋪設管網,還根據居民建議調整雨水箅子位置?!霸瓉硇^門口有塊地一下雨就積水,管道通了后,還安了雨水箅子,再沒有積水了?!本用窭钣窳终f,“現在下雨心安了,晚上能踏實睡了。”
“三年來最深的感觸是‘人心換人心’。”中建濟南項目公司綜合部經理楊恒說,工長們下雨天往外跑,查積水、排險情,居民也從觀望變為主動送水、送錦旗。僅其片區內的九分部就收到錦旗110面,表揚信17封。去年中秋,寶華苑小區居民還將改造的故事編成小品搬上了社區晚會舞臺。
“工程收官不是終點,而是長效管護的開始?!睗鲜谐青l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智慧排水系統,推動水環境與城市生活和諧共生,努力讓雨停水退、路凈心安成為泉城新常態。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