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 記者趙曉 通訊員周穎
浙江省為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水平,確保全面完成減排任務,今年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上半年連續開展3次全省性環境專項執法行動。
首輪突擊
依法限批加快整改
今年年初,浙江省環保廳就積極部署環保專項執法行動。2月,首先對紹興、富陽等地展開重污染行業突擊檢查。
檢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紹興縣少數企業污染物濃度超標、超總量排放以及偷排漏排等行為較為嚴重,導致紹興縣河網水質總體無法達標。富陽市造紙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未達到國家控制標準。浙江省環保廳對兩縣(市)亮出區域限批紅牌,暫停審批紹興縣境內所有印染行業和化工行業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杭州市和富陽市環保局不得新批造紙項目。
紹興縣在被限批后,大力整改當地印染企業。截至7月底,紹興縣已關停中小印染企業45家,并對多家水量、化學需氧量濃度超標的印染企業進行限產、停產處理。
二輪重拳
提出對策解決難題
今年6月,浙江省環保廳啟動“2+1”環保專項執法檢查,檢查重點是國家9部門環保專項行動規定的重金屬排放企業和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兩大內容,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情況。
檢查組認為,各地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些企業環保審批手續不完善,未經許可,擅自投產;電鍍企業大多生產工藝、治污水平落后,環境問題相對突出。省環保廳將檢查出的8家環境違法企業和1個重污染工業園區向社會公開曝光,同時求各地政府及環保部門對問題企業依法責令限期治理、整改或者停產關閉。
為幫助各地盡早解決污染難題,檢查組建議,對于重金屬排放企業,要積極推動電鍍企業園區化管理。對于污水處理廠,要加強污水管網的建設配套,提高納管比例,進一步規范管理。對于建設項目,實現長效管理,加強引導,完善和出臺一批重點行業的環保準入條件,鼓勵和扶持工藝先進的企業,限制工藝落后、污染防治能力差的企業,提升各行業的整體水平。
三輪深入
鞏固整改挖掘亮點
一個月后,由浙江省環保廳8位廳領導分別帶隊赴全省各地,開展第三次全省環保專項督察。
此次督察重點是“2+1”執法檢查中問題企業的整改情況、各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措施落實情況以及“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規定任務的完成情況。
記者采訪了對紹興市的督察情況。督查組認為,紹興市各地對“2+1”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企業均已立案查處,大多數企業已按照督察意見完成整改或正在整改,特別是污水處理廠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紹興市今年投入6億元,有力提高了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率先在全省開展工業企業污泥規范化處置集中整治。
督察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創新做法,比如,紹興縣針對印染行業專門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印染行業集聚升級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上虞市正在探索實施針對十大重污染行業的強制性淘汰改造制度等。